曹隽平:解密逸迩阁
2021-03-27    
Array

【摘要】  那次笔会上,我见到一个斯文的高个眼镜男子 . . .

 
 
国家一级美术师、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委员会委员、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大型电视节目《见字如面》顾问。
著有《抱朴求真》四卷本,《楷书入门――曹隽平书法教室》出版。
2018年获评“2018感动湖南十大人物”。
2019年主持“湖南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巡展”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。
2021年北大方正“曹隽平楷书字库”年上市。


 

解密逸迩阁
曹隽平
 
  第一次见到高金平,是2019年5月在衡阳参加纪念王船山的笔会,笔会进行到一半,湖南演艺集团总经理胡俊将一个斯文瘦高的眼镜男子带到我面前,说:“这是常德市公路局的局长高金平,他办了一家全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,请你给他题几个字。”我毫不犹豫按胡俊的吩咐,完成了书写任务,心里却颇有些疑惑:一个公路局长,哪来那么多钱办全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?
 
曹隽平(左)与高金平在其为逸迩阁的题字前合影
 
  也是在那次笔会,我邀请了作家、书画家彭国梁同行,高金平因此与彭国梁结缘。2020年夏天,彭国梁给我打电话,说:“高金平邀请我们去他的图书馆看看。”那次我因故没有同行,国梁回来告诉我:“与高金平商量好了,秋天在他的图书馆举办一次全国的民间高端论坛。”
  2020年11月14日,我们一行十多位作家、藏书家来到常德石门县易家渡镇逸迩阁书院,书院一楼上楼的位置,赫然挂着我在衡阳题写的“逸迩德馨,楚天独秀”,大家先合影留念,接着随工作人员的讲解参观。
  逸迩阁书院于2018年秋对外开放,斥资5000余万,占地3000平米,书院共七层,飞檐高挑,古朴宁静,庄重典雅。书院现藏书50余万册,数目庞大,种类丰富,不乏苦心搜罗所得之善本。
  逸迩阁书院一楼设有综合借阅区、留守儿童阅读区、残障人士阅读区、心理咨询室等;二、三、四楼为藏书区,设有红色文化,文津四库全书,佛教文化,道教文化,地方志,荆楚湖湘文化,学术探源,连环画等专馆;四楼还设有红色收藏展览馆;五楼设有可容纳120人的学术报告厅,30人的会议室,50人的KTV会所,11间专家客房以及起居配套设施;六楼设有专家生活区、影音室、会议室;七楼为行政办公区。
 
民间读书界高端论坛参会人员合影
 
 
一 老少齐心 共创书院
 
  当晚入住石门宾馆,我居然失眠了,于是起来看书院提供的有关介绍资料,读完资料,我终于明白了逸迩阁书院创办成功的秘密:书院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高金平的父母和岳父母创办的家族企业,老人家原来都是石门农民,改革开放早期开始做生意,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,却崇文尚礼,不仅送孩子们读大学,而且对高金平藏书、办书院大力支持。
  材料中的几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,摘录分享如下:
 
1
  高德宝(高金平父亲)自己没读多少书,深知没文化在社会上处处碰壁的苦恼,发誓要让下一代“多喝墨水”。看到儿子高金平从小读书、爱书、藏书,打心眼里高兴。尤其在二、三子夭折之后,老人更加疼爱高金平,支持其收书、藏书。高德宝晚年不幸患癌症并扩散,经常汗流夹背,双腿变形甚至疼痛得连起夜也下不了床,却反复叮嘱老伴不要惊动儿子、媳妇,不要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。
  老人知道自己来日无多,临终前将儿子唤至床头:“金平儿,为父不久于世,死后丧事从简。儿要孝敬老娘,不枉她吃了一辈子苦。我们所有的财产,都支持你的藏书事业!”高金平悲痛欲绝,失声痛哭。高德宝反倒劝慰儿子,把自己的工作和藏书事业一样不少地干起来。
 
高金平谨记父亲叮嘱,在空闲时间投身藏书事业
 
2
  易先富(高金平岳父)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期间,每每见高金平晚上不声不响出门,一个小时左右又悄无声息地回来。晚上出去干了些什么?易先富不禁产生怀疑。一天夜里,他尾随着高金平进入地下车库。借着灯光,见高金平正在给来人称书、付款,知道女婿干的是正经事。
  易先富想到女婿堆积如山的书籍,开始码放砂场,之后搬到车库、杂屋,后来又移送高家老屋,四层楼房间堆满了,只能码在过道和楼梯上,连上下楼都极不方便,于是动了修建新藏书楼的念头,他当即拍板,一次拿出500万元,为即将创办的逸迩阁书院定制全套红木书架!
 
易先富为逸迩阁书院捐赠的定制红木书架
 
3
  在高金平的长辈中,最令我感动的是他的母亲。有人问高金平的母亲杨春娥:“您修七层高楼大厦,供别人享用;自己却蜗居八平米的卧室,太不划算,您是怎么想的呢?”她干脆利落地回答:“我甘愿!”
  在修建书院期间,70岁的杨春娥如同打仗一样,既当“前总书记”运筹帷幄,又任“前线总指挥”具体安排“战略布局”,还要充当战斗员亲自上阵“苦力的干活”。
  杨春娥得知升降机操作员月工钱四、五千,一年下来近六万元后,说:“不会就学,我自己开!一年节省的钱,可以给儿子买书。”
  杨春娥每天5点准时起床,洗涮完在工地安排当天工匠需要的材料,充当“项目经理”、指挥官;打电话给建材批发商,充当采购员;自己开升降机,充当操作员;自己登脚手架检查施工质量,充当“工程监理”;白天在工地、夜晚借着路灯光栽种蔬菜,并调配工匠的菜谱,充当“后勤部长”;亲自给每一层现浇混凝土“养生”,甚至爬七楼屋顶施水,充当施工员;晚上还要给工匠记工,充当记工员;此外,还充当管收管发的验收员,仓库保管员,财务出纳员,对外接待员……
 
杨春娥白天在工地工作
 
  令高金平永难忘怀的是,母亲70岁生日那天,他和妻子下班后从常德赶回石门易家渡镇,为老娘亲祝寿。拎着订制生日蛋糕的儿子,在老屋遍寻不见母亲,猛然醒悟“老娘是闲不住的!”便急急忙忙跑到工地。
  果然不出所料,但见母亲站在即将封顶的7楼,正弯着腰给楼顶施水。他的心,一下子蹦到嗓子眼上,口张得老大却出不了声,豆大的眼泪夺眶而出!站在楼顶的母亲,没做任何防护,为了逸迩阁早日建成,忘了自己年已古稀,沤心沥血,起早贪黑。她施水的神情是那么的专注,那么的投入,甚至没有发现自己的儿子,正焦灼地企盼着。
  待她平安下楼,高金平不顾一切地扑了过去,紧紧地将老娘拥入怀中,后到的媳妇也扑了上来,三人抱头痛哭。高金平一边嚎叫着:“妈,今天是您的生日啊!”一边泣不成声地自责:“都怪儿子不孝……”杨春娥擦干眼泪说:“革命工作不可能不要啊!”见易琴还在抽泣,回转身再劝慰媳妇:“不哭,不哭,你们都孝,都孝。”见者无不为之动容。
 
杨春娥晚间记帐日常
 
4
  高金平与妻子易琴是青梅竹马的情侣,在藏书和办书院这件事上,夫唱妇随、同心同德,易琴对婆婆敬爱有加。易琴深知婆婆一生节俭,不肯乱花钱,买便宜东西吃,买廉价衣服穿。正是怀着对婆婆的感恩之心,易琴给婆婆买了件上千元的衣,让老人家试穿。
  “好多钱?”杨春娥未试衣服先问价。“三百不到。”易琴晓得报实价老人家死人都不得要,便善意地撒了个谎。老人这才放心的穿上,并不住口地称赞媳妇:“蛮好,蛮好!”
  广德新房装修完需请人清理垃圾、打扫卫生,杨春娥嫌请人贵坚持要自己干。易琴怕婆婆累,谎称只要500元,把钱交给婆婆,由老人支付。其实,小易已经提前给清洁工预支了500元,并叮嘱保密。
  杨春娥每次从石门到常德,都会带青菜分给左邻右舍,让大家享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。左邻右舍也会回赠点小礼品,还邀请杨春娥跳广场舞,邻里关系十分和睦。一段日子不见杨春娥,大家都会问易琴:“婆婆几时来?”看到易琴婆媳关系如此融洽,同住一个小区的常德市政法委原副书记吴生元看在眼里,记在心头,由衷地发出赞叹:“真是模范婆媳关系!”还止不住说:易老师解决了当今的世界难题!此话说得易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,我一个平凡小女子,能解决什么当今的世界难题?!几天后,她才自我醒悟,弄明白吴书记所讲的含义:“啊!原来婆媳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难处理的难题!”
 
易琴(前排左一)与婆婆杨春娥(前排左二)带领逸迩阁工作人员表演舞蹈《婆婆就是妈》
 
5
  高金平的大儿子高迩夫,2018年从英国考文垂大学硕士留学归来。同他一起归国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留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展,他们有的相约一起创业,有的已经进入公务员大军。
  高迩夫感知父辈们几代人为社会执着的奉献精神,放弃了在外闯荡的机会,下定决定回到家乡石门,立即投入到逸迩阁书院的紧张建设中。高迩夫从建馆时期的工地升降机操作员,到开院后的图书管理员、财会人员,他对自己人生规划的改变不得不令人感叹。目前,高迩夫已全面进入逸迩阁书院的管理工作,任副院长一职,为书院筹措运行资金,为父母排忧解愁。
 
书院建设时期,高迩夫担任工地升降机操作员
 
  还有小儿子高逸夫,也是全身心投入到逸迩阁这份文化公益事业中。在谈到自己在其中所贡献的力量时,他们两兄弟坦诚且自谦地说:“书院主要是我爷爷奶奶外公父母投入的心血,我们也就帮点小忙……”
 
高逸夫(左)与父亲一起担任工地推车手
 
  2020年底,高金平一家获得全国“最美家庭”荣誉称号,正是这个最美家庭老少三代人的不懈努力,创建了中国最大的民间书院。
 
高金平家庭合影
 
 
二 特色独具 弘道传文
 
  在去逸迩阁的路上,有朋友问我:“逸迩阁有没有古籍善本?”当时我犹豫一番,回答:“不知道,似乎没有听说。”然而到逸迩阁参观之后,令我大吃一惊,可以说:逸迩阁书院最大的亮点,便是古代道教文化的书籍和相关绘画。
 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一支。湖南常德沅澧一带,自古为道教盛行之地。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载:“尧不以帝见善卷,北面而问焉。尧,天子也;善卷,布衣也,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?善卷得道之士也,得道之人,不可骄也。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,故北面而问焉,此之谓至公。非至公其孰能礼贤?”文中所记载的善卷,曾在上古时期避居于常德,其德行达智远闻当世,尧帝曾问道于他。
  古语云:“士有百行,以德为本”。高金平乃有德之人,收藏之初便着手收藏道教文物,并致力于传播道德文化。目前逸迩阁书院共藏10000余件。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:第一部分是道教类古书,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古书原件,其中多为明清写本,共计有3000多册,1200多种;一类是古书影印件3000多册,1800余种。第二部分是道教水陆画,也即是道教神仙画像,其中明清画作有500余轴,民国至今的画作3000余轴,题材丰富,珍品颇多。第三部分是道教类木刻印板,共计有3000多块,内容多数为道教的章表牒文,符箓经咒等等。第四部分是与道教有关的各种器具,包括有造像、法器、服饰以及乐器和有关的器具等。
 
逸迩阁道教文化馆部分藏品展示
 
  逸迩阁三楼密密麻麻的道教画轴,令我想起西安的兵马俑。对这些藏品进行发掘研究,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道教文化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。收藏最大的快乐和意义,不在于占有多少件藏品,而在于发掘和研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传播正确的文化观念造福社会,正如高金平本人所说:“若能使古老的道教文化在将来重现光辉,有益于社会人民,则亦不负吾人为往圣继绝学之初心。”高金平不遗余力地搜藏、研究道教文物,正是在为衰微的道教文化添薪续火。
  2019年5月,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文化重大工程《中华续道藏》湖南工作站正式启动,逸迩阁书院成为唯一的民间机构,目前已整理提交了160余种道书。在整理过程中,挖掘发现了《文昌转》一部。《文昌转》为清同治年间抄本,1部3册,该书所载内容为道教清微派重要科仪,主要涉及到对道教尊神文昌梓潼帝君更生永命天尊的崇拜,这部《文昌转》为该书唯一存世抄本,其价值之珍贵,研究意义之重大显而易见。
 
逸迩阁书院被确立为编纂《中华续道藏》的唯一一家民间工作站
 
 
三 私者一时 公者千秋
 
  中国历史上的收藏家,除了少数愿意拿出来与同好分享,绝大多数都是秘不示人,藏书家概莫能外。为了防止流失,往往会建立及其严格的制度以保代代相传,但“富不过三代”,收藏也如此,往往是藏家亡即藏品丧失殆尽,即便天下闻名的宁波“天一阁”也在递藏几代后逐渐散失。没有人能够永远保证拥有藏品,所有的收藏都是暂得。
  从一位藏书家到开办书院,其意义与收藏家开博物馆本质上是一样。
  “私者一时 公者千秋”,高金平清醒地认识到,藏书楼传不过三代,与富不过三代并无二致。各人有各人的兴趣爱好,自己决不把兴趣、爱好强加给子孙。鉴于此,高金平于2015年召开家庭会议,一改原来准备捐出所有藏书或修建私家藏书楼的初衷,决定创建公共图书馆,让书走向社会,接受公众监督,福泽一方子弟。
  高金平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来分享文化的魅力,这是一种智慧,也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,这无疑给高金平增加了管理难度,但更多的是资金的压力。林则徐曾说:“子孙若如我,留财做什么?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子孙不如我,留钱做什么?愚而多财,益增其过。”高氏家族将两代人的财富全部用来收藏书籍,可谓深谙其理。如今高金平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参与到家族图书馆的经营管理当中,大儿子高迩夫是英国归来的留学生,小伙子貌似木讷的外表下,藏着与同代人少有的沉稳和内敛,“立德齐今古,藏书教子孙”,因此,高金平将私人图书馆的对外开放,对他的孩子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培养。
  “诗书传家久,忠厚继世长”,逸迩阁后继有人,逸迩阁书院对公众开放,也将他的精神散布到民间更深更广,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正是因为无数个高金平这样的家族,以“达则兼济天下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播着文化,向逸迩阁致敬!
 


 

上一篇:从家族支撑到社会共养!石门逸迩阁书院两年获捐书籍10万册
下一篇:从《伊人芳踪》探索生命意义